8月2日,記者從永寧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,永寧縣把“六權”改革作為先行區建設破題開局的戰略舉措和重大任務,抓實確權、抓好賦能、抓準定價、抓穩入市,推動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了新突破。
據悉,圍繞“節水增效”,永寧縣分類做好用水權改革。全縣工業、農業及規模化養殖業用水權核定工作全面完成,逐步構建起了歸屬清晰、權責明確、監管有效的用水權體系。農業用水應確盡確,全縣6個鄉鎮、2個農場核定確權灌溉面積67.76萬畝、用水單位70個,確權水量3.3億立方米;工業用水逐步規范,清理整治系統內登記取水口863眼,核定工業企業252家,其中已確權工業企業36家,對小微企業建立“一戶一檔”,征收用水權有償使用費約4.6萬元,實現了資源有價、使用有償。
在推進土地權改革方面,永寧縣全面開展農村宅基地摸底調查,制定集體遺留未確權宅基地及房屋確權登記發證方案,分類解決宅基地及房屋確權“一戶多宅”“無權屬來源”等疑難問題。通過劃撥、掛牌出讓方式,盤活低效用地19宗745.88畝,收回閑置土地1宗101.21畝,促成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504.49畝,獲得土地增值收益817萬元,推動實現“騰出地、增出綠、換來錢”的綜合效益。
圍繞“降污增益”,永寧縣有序開展排污權改革。建立新增排污權、政府儲備排污權底數清單動態更新機制,完成公示四批共118家確權企業核查工作,進一步擴大排污權確權范圍。深入開展排污權市場交易“1+6”政策制度體系宣傳培訓,7家企業在銀川市2022年政府儲備排污權一期交易中成功競價,4家企業已完成二期交易平臺注冊、有效報價等,擬于8月份上市交易。
此外,永寧縣還圍繞“植綠增綠”,穩步實施山林權改革。建立全縣林地資源權屬信息庫,對地類重疊、一地多證、四至不清、信息缺失等情況分類建立臺賬。全面推行林長制,設立各級林長221名,建立健全縣、鄉、村三級林長管理體系和制度機制,初步形成了配套齊全、設置合理、運轉高效的森林草原源頭管理模式。
圍繞“控能增產”“減碳增匯”,接續推進用能權、碳排放權改革。嚴格落實“雙碳”“雙控”目標,實施降碳技改項目15個,總投資7.86億元。建立重點企業用能臺賬,抓好工業節能、公共機構節能、建筑節能等重點領域節能增效。1至6月全縣規上工業能耗同比下降10.5%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.8%。(記者 孫楠)